女人日记(东方女人之家)
娱乐八卦

《东北插班生》东北大碴子VS台湾嗲_《东北插班生》值得推荐!

  昨天一天时间把《东北插班生》刷完!快手《东北插班生》的短视频让我忍不住去视频网站搜索,幸亏有某视频平台会员,当时是给孩子买会员看动画篇用的,这回让我过了一把瘾,有笑点有泪点,总之笑过哭过!

《东北插班生》东北大碴子VS台湾嗲_《东北插班生》值得推荐!

  在谈《东北插班生》中关于东北与台湾之间文化碰撞这个问题之前,我先谈另一件事,知道这件事儿之后,你可能对于东北大碴子味及其与台湾娘娘嗲的理解就更加清晰了。实际上,人们所谓的东北口音,所指的并不是整个东北三省,而是单指辽宁。为什么?因为只有辽宁口音,特别是沈阳话,才能代表真正的东北口音。至于黑龙江和吉林,他们的口音则更加接近普通话。

  否则,播音员主持人也不会以哈尔滨和长春居多。为了反映辽宁是东北口音的典型发源地,绕了这么大的弯头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碴味的发源地。再次强调辽宁是正宗的产地,黑龙江和吉林都不是东北风味。而主人公王虎家的门牌号,不就是沈阳和平区的门牌号吗?好吧,在清楚地解释了东北大碴的味道之后,我们应该谈谈《东北插班生》。

  其实《东北插班生》是改编自之前的同名电影的。作为一个老观众,我们都知道改编并不容易,最终只不过是三个结果,一个是超;一个是复制原始;一个不如原始。而部电视剧无疑属于前者。在原电影的基础上,增加了一些新角色,如王虎的父亲、韩梅梅、韩梅梅的父亲、屠斗思、贾布斯、沈佳怡、李建刚等。与此同时,喜剧包袱也随着角色的增加而增加。

  为什么说认为改编后的电视剧会超过原创电影,主要是指喜剧负担的数量和浓度。此外,这部剧基本上是按照东北人的搞笑方式进行的,无论是改编前的电影阶段,还是改编后的电视剧阶段。与此同时,无论是以前的电影还是后来的电视剧,它们的观点和卖点都是一个,东北大渣VS台湾省娘娘。说白了,就是一个像东北虎一样的男同学,闯进了台湾省花莲学校,到处都是娘娘口音。

  事实上,当我看到《东北插班生》时,我立刻被吸引住了。特别是东北口音粗糙、幽默、直率,只是遇到台湾语言细腻、柔软、滑蜡,幽默效果突然出来。再次强调,这是电影和电视形式中最大的卖点和看点。说实话,在电影阶段,这部剧的制作确实相当粗糙。《东北插班生》改成电视剧后,随着人物的增加,喜剧的负担也增加了很多,笑点比电影更解渴。应该说,看完这部剧,我们在文化和经济上更有信心。

  我还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,中国的许多人,特别是歌手和电影明星,通过学习香港和台湾口音来提高自己的价值。还记得赵本山的弟子阿娇吗?她经常在舞台上学习港台腔,学习被搭档曝光,然后不得不改回东北方言。那个时候,就是港台腔配音都显得那么贵气。但是,现在谁还把港台腔当回事儿啊。而《东北插班生》的出现,就是在港台腔烂大街上,在它的背上再踩一脚。

  所以看完《东北插班生》,作为东北人和大陆人,不再需要在文化和经济上贬低自己。这些镜头都是在花莲当地拍摄的。从两边的街道和建筑来看,我们可以俯瞰城市的综合实力。因此,现在大家再看这类电视剧的时候,只是带着猎奇的心理来看。例如,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它“台湾省人对第一次抵达大陆的反应”,“台湾省人第一次乘坐高铁”等等,其实我们看这部剧的时候,就是带着这种心理去看。

  此时,我们无疑以经济文化的俯视,以优越的心态看待这部《东北插班生》。一个新兴的金领或土豪劣绅第一次闯入一群精致贫穷的小资产阶级,用自己的力量、傲慢和非正式粉碎了那些贫穷贵族的肚子。老编的话没有错。只要你想象王虎和三个社区的性格和心态,你自然会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故事。